>>通知公告
2014-2015年中国智能穿戴设备市场研究报告(上)
一、智能穿戴市场发展概述
(一) 全球智能穿戴市场
1、市场现状
2014年,智能穿戴设备真正迎来落地发展,在2014年的CES上,大量的适用于普通消费者的智能穿戴设备问世,而到了2015年的CES上,智能穿戴设备已经成为展会最大的亮点,其风头远超智能手机和各类平板产品。而且从市场增长的预期来看,智能穿戴设备正在取代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类科技产品,成为新的增长最快的领域,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根据IMS报告研究,智能穿戴设备的市场有望在2016年达到1.71亿的出货量,而2011年出货量仅为0.14亿(14million)。根据ABI最近的预计,2018年智能穿戴设备的年出货量将达到4.85亿。尽管这个数字看起来有些过于乐观,但从智能设备2014年全球出货量已经接近1亿来看,这个数字还是非常有希望达到的。这其中,智能手表将成为智能穿戴产品的先行者,出货量年增长率将达235%,在出货量中比重将逐步上升。到2018年,全球智能手表市场规模将达到9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67亿元),届时智能手表销量将达到9160万块。
2、发展特征
由于资本及媒体力量的推动和关注,智能穿戴设备目前的发展路径主要有四条:一条是以传统通讯企业为代表的智能穿戴设备,比如三星的Gear系列手表,摩托罗拉360智能手表等等;二是以传统运动品牌为代表的路径,如Nike智能手环等等;第三条是以互联网公司如谷歌眼镜为代表的智能穿戴设备路径;第四是目前发展势头最猛的以移动医疗为主的智能穿戴设备路径,主要基于血压、心率、血糖、新陈代谢等方面的监测。
(二) 中国智能穿戴市场
在全球智能穿戴设备市场风起云涌的同时,中国国内市场也并不平静。国内厂商也纷纷试水智能穿戴领域,在已经开发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差异化细分市场,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2014年,中国智能穿戴市场保持着稳步发展态势。来自易观国际的数据显示,2014年Q1、Q2,中国智能穿戴市场整体销量均在11000万部以上,而智能穿戴设备的销量则均超1亿部,同时智能穿戴设备的销量占比在整体智能穿戴市场中第二季度已经达到91.9%,创新高。

图1 2012-2017年中国智能穿戴设备市场规模走势及预测
二、中国智能穿戴市场结构分析

图2 2014年1-12月中国智能手表市场品牌数量走势
(2) 品牌分布

图3 2014年中国智能手表市场品牌关注比例分布
2、产品结构

图4 2014年1-12月中国智能手表市场产品数量走势
(2) 主流品牌产品数量
Hi-PEEL产品数量最多,其次为三星
整体来看,2014年中国智能手表市场上用户关注度最高的三星品牌产品数量并不是最多。Hi-PEEL成为产品数量最多的品牌,多达9款。苹果、智器、pebble三家品牌尽管目前在售产品数量仅一款,但由于品牌推广等原因,其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并不差。

图5 2014年中国智能手表市场主流品牌在售产品数量对比
(3) 热门产品

图6 2014年中国智能手表市场产品关注排名
(4) 屏幕尺寸
1.6-2英寸显示屏的智能手表用户关注度集中
从不同屏幕尺寸产品的用户关注情况来看,2014年中国智能手表市场上,没有屏幕的产品数量最多,达278款,此类产品虽然没有屏幕但支持感应,如果双击表盘,时间等信息会在表盘上显示出来。
从屏幕尺寸来看,目前搭载1-1.5英寸、1.6-2英寸屏幕的产品数量均接近200款,但1.6-2英寸屏幕的智能手表最受用户青睐,获得64.0%的关注比例。

图7 2014年中国智能手表市场不同屏幕尺寸产品结构分析
3、价格结构
501-1000元价格段用户最喜欢
从价格段来看,2014年售价在501-1000元的智能手表数量最多,达到236款,同时也最受用户青睐,获得超三成的关注比例。售价在2001-3000元价格段智能手表获得了28.8%的关注比例,这与苹果iWatch售价在此区间有直接关系。

图8 2014年中国智能手表市场不同价格段产品结构分析
(二) 智能手环市场
智能手环由于方案简单,主打计步、卡路里、睡眠提醒、震动提醒等功能,近两年来发展迅速,但从国内竞争环境来看,国内智能手环产品同质化严重,整体设计较为粗糙,整体出货量虽在不断提升,但从个体厂商来看,出货量并不大。另外,智能手环赖以生存的APP建立支撑的商业模式不够清晰。
1、品牌结构
(1) 品牌数量
智能手环厂商数量实现三级跳
ZDC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环市场参与竞争的厂商数量不超过10家,4月份则上升到12家,6月更是达到了21家。第四季度,智能手环厂商一举突破30家,实现三连跳,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图9 2014年1-12月中国智能手环市场品牌数量变化
(2) 品牌分布

图10 2014年中国智能手环市场品牌关注比例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