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建省钟表行业协会

>>最新资讯

深圳钟表业以瑞士钟表为标杆找差距补短板谋发展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14日
 

近日,深圳市华强北步行街钟表市场举行了产品质量检测受理点揭牌仪式,现场为市民提供多项免费质量检测服务。有业内人士指出,检测是产品质量监督的重要一环,敢于把检测服务放到“家门口”,说明深圳钟表的“底气”越来越足了。实际上,在近年转型升级的浪潮中,深圳钟表以瑞士钟表为标杆,找差距,补短板,以工匠精神精打细磨,以创新姿态“谋出路”,走质量品牌发展之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成为全球主要钟表品牌生产和配套基地。

  与深圳多数基础传统产业一样,30多年来,深圳钟表业也曾走过一段从代工到自主品牌的崛起道路。那时候,深圳不少钟表企业一度处于贴牌加工的阶段,位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技术是别人的,标准是别人的,就连小小的零件也是别人的,成品表受海外品牌冲击严重,利润不断被摊薄。随着钟表制造“盘子”越来越大,深圳打下了扎实的产业基础,对质量和品牌的认识也逐渐提升。在深圳创新基因的激发和深圳质量、深圳标准的引领下,钟表企业开始寻找新的出路: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提高设计水平,加强消费者需求研究,不断深耕细分市场。与此同时,在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的引领下,深圳不断加快建立钟表产业园区,在全市建立起了“产业推广、技术创新、信息研究”3大体系21个产业服务平台,为钟表产业创新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从2011年开始,深圳每年还定期举办“中国·钟表文化周”,助力钟表品牌走出国门,走向国际。

  上述努力,使深圳钟表业涌现出了飞亚达、天王、依波、霸王、雷诺等知名品牌。目前,深圳市拥有钟表自主品牌170多个,品牌占有率在国内达到6成;在国内12个钟表驰名商标中,深圳就占了8个;深圳光明新区的钟表集散地“时间谷”,也成为了国家外贸转型示范基地。深圳现有钟表生产企业1000多家,这些企业涉足精密加工设备制造、机芯、表带等产业链以及研发、设计、制造、检测、精细化处理等价值链,年产量、产值、进出口量均占到了全国的半壁江山。

  为推动钟表产业创新和品牌战略的实施,深圳还致力于搭建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增强创新动能,助力更多钟表企业在贸易服务中打破技术壁垒,提质增效。2016年年底,深圳市钟表产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委员会正式成立。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深圳市正积极盘活企业智力资源,建立专利池,推进知识产权布局,同时在国家工信部的指导下,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深圳钟表”区域品牌。事实上,早在2008年,深圳钟表行业协会就籍承办深圳市政府“瑞士巴塞尔钟表珠宝展”中国(深圳)展团的机会,专门制定了《深圳市钟表行业知识产权规范》,配合中国品牌参与国际竞争,并在2010年升级为《深圳市钟表行业知识产权规范公约》,成为深圳钟表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的重要成果。与此同时,深圳各部门不断加大假冒伪劣查处力度,肃清市场乱象,为打造深圳钟表品牌保驾护航。随着企业维权意识的提高和维权环境的改善,2015年深圳和瑞士钟表展都实现了中国企业知识产权“零案件”,深圳乃至全国钟表知识产权建设越走越快,越走越稳。

  “目前,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成为人们追捧的时尚潮流,深圳钟表在厚实的产业基础上利用在时尚钟表领域的优势,正在大举进军智能穿戴行业,尤其是专注精密制造的企业,创新设计层出不穷,并不断寻求与互联网融合的机会,转型升级的步伐越来越快。”有专家说。据悉,飞亚达在2016年巴塞尔钟表展上就推出了类似机械表风格的轻智能腕表,而在第二届深圳“合·智”智能穿戴+创新设计大赛上,深圳有7家企业获奖,推出的华唛智能手表等产品深受欢迎。(本报记者傅江平)


版权所有 © 2009-2010  福建省钟表行业协会  联系电话:0591-87550325  管理登录
闽ICP备09011858号